搜索
首页 《候朝简王舜卿》 不是班行迥,焉知夙夜情。

不是班行迥,焉知夙夜情。

意思:没有这班走远,他知道早晚情。

出自作者[明]杨慎的《候朝简王舜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文华接武英,凤吹应鸡鸣。月晃牙牌字,风传玉佩声。天香飘左掖,宫漏隔西清。不是班行迥,焉知夙夜情》是一首对文华殿和武英殿的赞美的诗。 首联“文华接武英,凤吹应鸡鸣”,诗人描绘了文华殿和武英殿相邻的景象,仿佛是凤凰的鸣叫应和着鸡鸣。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 颔联“月晃牙牌字,风传玉佩声”进一步描绘了宫殿的景象,月光洒在牙牌上的文字上,风中传来了玉佩的声音,进一步烘托出宫殿的庄严和神秘。 颈联“天香飘左掖,宫漏隔西清”则描绘了宫殿中的香气和时间的流逝,天香飘溢,宫漏声隔着西清传过来,进一步表达了宫殿的宁静和庄重。 尾联“不是班行迥,焉知夙夜情”表达了诗人对官员们恪尽职守、夙夜在公的赞扬。如果不是他们与众不同,怎么会知道他们夜以继日的情怀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文华殿和武英殿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官员们的敬意和赞扬。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读来令人赞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文华接武英,凤吹应鸡鸣。
月晃牙牌字,风传玉佩声。
天香飘左掖,宫漏隔西清。
不是班行迥,焉知夙夜情。
作者介绍 杜审言简介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关键词解释

  • 夙夜

    读音:sù yè

    繁体字:夙夜

    英语:morning and night

    意思:
     1.朝夕,日夜。
      ▶《书•旅獒》:“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孔传:“言当

  • 不是

    读音:bú shì

    繁体字:不是

    短语:讹误 错误 不对 大过 谬误 病 错 差错 偏向 谬 过错 错处 差 误 偏差 讹

    英语:(n) blame or fault

  • 班行

    读音:bān háng

    繁体字:班行

    意思:I
    犹颁行。
       ▶《汉书•诸侯王表序》:“﹝王莽﹞分遣五威之吏,驰传天下,班行符命。”
       ▶《三国志•魏志•钟毓传》:“正元中,毌丘俭、文钦反,毓(钟毓)持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