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

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

意思:我爱陶靖节,有琴常跟随自己。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是一首对陶渊明的赞美之诗。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是东晋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以其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的诗歌风格,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 首两句“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直接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喜爱之情。其中,“陶靖节”是对陶渊明的尊称。“有琴常自随”则暗示了陶渊明的音乐才华,他常常随身携带一把琴,或许在弹琴中寄托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描绘了陶渊明弹琴的独特风格和音乐之美。“无弦”暗指陶渊明弹奏的是无拘无束的自然之声,这种音乐只有那些懂得自然、理解生活的人才能真正领会。这两句诗表达了陶渊明音乐艺术的深邃和难以言传的特性。 “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陶渊明的自信和独立精神,他相信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而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则喜欢随波逐流,缺乏独立思考和真实感受。 最后两句“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表达了陶渊明对物质世界的淡然态度,他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快乐,不受外界物质的干扰和影响。这两句诗也反映了陶渊明的生活哲学和人生智慧。 最后两句“寄谢伯牙子,何须锺子期。”则以高山流水的故事为引子,暗示了陶渊明与知音之间的心灵相通,无需外界的认可和赞赏。这也体现了陶渊明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情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生活、音乐、人生等各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
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
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
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
寄谢伯牙子,何须锺子期。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吾爱

    读音:wú ài

    繁体字:吾愛

    意思:(吾爱,吾爱)

     1.我所爱的人。称亲友。
      ▶南朝·宋·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丝路有恆悲,矧乃在吾爱。”
     
     2.我所爱的人。称妻子。

  • 自随

    读音:zì suí

    繁体字:自隨

    意思:(自随,自随)
    跟随在自己身边;随身携带。
      ▶《新唐书•高崇文传》:“崇文恃功而侈,举蜀帑藏百工之巧者皆自随。”
      ▶宋·苏辙《赠德仲》诗:“故人分散隔生死,孑然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