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经封丘记故尉高适诗有作》 拜迎官长亦细事,鞭挞黎庶将何求。

拜迎官长亦细事,鞭挞黎庶将何求。

意思:为迎接官长也是小事,鞭打百姓还要求。

出自作者[明]王世贞的《经封丘记故尉高适诗有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封丘县(今河南封丘县)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当时社会官场的种种丑恶现象,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现实的无奈。 首联“我行长夏之封丘,红尘罨汗汗不流。”描绘了作者在封丘县的所见,虽然是在炎热的夏天,但路上的人流车马却络绎不绝,尘土飞扬,仿佛是热浪滚滚,让人喘不过气来。这一句通过生动的描绘,表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和人们生活的艰辛。 颔联“东邻苦酒苦于药,西舍浊醪浊似油。”进一步揭示了官场的丑恶现象,东边的邻居因为酒苦涩而抱怨不已,西边的人家的酒浑浊得如同油一样。这里用两个对比鲜明的例子,表达了作者对官场中那些贪污腐败、追求享乐的人的厌恶和对清廉正直、生活简朴的人的赞赏。 颈联“马头黄绶令勿跪,恐有当时高蜀州。”表达了作者对官场中那些欺压百姓、滥用权力的官员的愤慨和无奈。黄绶令是当时的官员,但他在马前下跪时却受到了威胁,这让作者想起了高蜀州等清廉官员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 尾联“一官大小各有味,不置齿舌应即休。”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认识和态度。他认为无论官职大小,都有自己的味道和责任,如果不能适应官场环境,就应该及时退出。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但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封丘县的描绘和对官场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清廉正直的追求。诗中运用生动的描绘和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官场中种种丑恶现象的厌恶和对清廉正直的赞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行长夏之封丘,红尘罨汗汗不流。
东邻苦酒苦于药,西舍浊醪浊似油。
马头黄绶令勿跪,恐有当时高蜀州。
拜迎官长亦细事,鞭挞黎庶将何求。
一官大小各有味,不置齿舌应即休。
诸君异日但北首,看我归骑凌清秋。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关键词解释

  • 细事

    读音:xì shì

    繁体字:細事

    英语:trifle

    意思:(细事,细事)
    小事。
      ▶《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毛传:“采苓,细事也;首阳,幽辟也。细事,喻小行也;幽辟,

  • 黎庶

    读音:lí shù

    繁体字:黎庶

    英语:the common people; the multitude

    意思:黎民。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

  • 官长

    读音:guān zhǎng

    繁体字:官長

    英语:government official

    意思:(官长,官长)

     1.旧时行政单位的主管官吏。
      ▶《国语•齐语六》:“桓公令官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