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迎官长亦细事,鞭挞黎庶将何求。
                        
                         
                            
意思:为迎接官长也是小事,鞭打百姓还要求。
 
                        
                        
                        
                        出自作者[明]王世贞的《经封丘记故尉高适诗有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封丘县(今河南封丘县)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当时社会官场的种种丑恶现象,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现实的无奈。
首联“我行长夏之封丘,红尘罨汗汗不流。”描绘了作者在封丘县的所见,虽然是在炎热的夏天,但路上的人流车马却络绎不绝,尘土飞扬,仿佛是热浪滚滚,让人喘不过气来。这一句通过生动的描绘,表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和人们生活的艰辛。
颔联“东邻苦酒苦于药,西舍浊醪浊似油。”进一步揭示了官场的丑恶现象,东边的邻居因为酒苦涩而抱怨不已,西边的人家的酒浑浊得如同油一样。这里用两个对比鲜明的例子,表达了作者对官场中那些贪污腐败、追求享乐的人的厌恶和对清廉正直、生活简朴的人的赞赏。
颈联“马头黄绶令勿跪,恐有当时高蜀州。”表达了作者对官场中那些欺压百姓、滥用权力的官员的愤慨和无奈。黄绶令是当时的官员,但他在马前下跪时却受到了威胁,这让作者想起了高蜀州等清廉官员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
尾联“一官大小各有味,不置齿舌应即休。”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认识和态度。他认为无论官职大小,都有自己的味道和责任,如果不能适应官场环境,就应该及时退出。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但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封丘县的描绘和对官场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清廉正直的追求。诗中运用生动的描绘和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官场中种种丑恶现象的厌恶和对清廉正直的赞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