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向无心下竺维那卷》 浮屠清净世难伦,细行威仪总是真。

浮屠清净世难伦,细行威仪总是真。

意思:佛家清净世乱伦,细行礼仪都是真。

出自作者[明]刘璟的《向无心下竺维那卷》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浮屠清净世难伦,细行威仪总是真。》是一首对佛教的赞美诗。它描绘了佛教的清净和威仪,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之情。 首句“浮屠清净世难伦”,浮屠是佛塔的别称,这里指佛教。清净是指佛教的清净无为,超脱尘世的观念。难伦则表示这种观念难以言表,难以比拟。 “细行威仪总是真”则是对佛教修行方式的赞美。细行是指佛教徒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威仪则是这些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庄严和威严。这句诗表达了佛教修行的重要性,即通过细行和威仪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接下来的诗句“方外未能无职事,人间应识有君臣”则表达了佛教与世俗社会的联系。方外是指超脱世俗的人,未能无职事则表示这些人虽然超脱世俗,但仍需要承担一定的职责。人间应识有君臣则表示佛教徒应该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尊重世俗社会的秩序和君臣关系。 “灵山一会闲缘了”一句,灵山一会指的是佛教传说中的灵山法会,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说法,众弟子聆听教诲的场景。这句诗表达了佛教的传承和教义的流传。闲缘了则表示一切都是缘分的结束,表达了佛教对人生无常的看法。 最后两句“从此坦然云水客,木人花鸟度青春”表达了佛教徒放下世俗纷扰,过上平静生活的愿望。木人花鸟度青春则表示佛教徒像木人一样过着平静的生活,像花鸟一样享受着生命的青春。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之情,赞美了佛教的清净、修行方式以及与世俗社会的联系。同时,也表达了佛教徒放下世俗纷扰,过上平静生活的愿望。这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浮屠清净世难伦,细行威仪总是真。
方外未能无职事,人间应识有君臣。
灵山一会闲缘了,劫石三生拂性纯。
从此坦然云水客,木人花鸟度青春。

关键词解释

  • 细行

    读音:xì xíng

    繁体字:細行

    意思:(细行,细行)

     1.小节;小事。
      ▶《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孔传:“轻忽小物,积害毁大,故君子慎其微。”
      ▶三国·魏·

  • 浮屠

    读音:fú tú

    繁体字:浮屠

    英语:stupa; pagoda

    意思:亦作“浮图”。
     
     1.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佛。
      ▶《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其人

  • 威仪

    读音:wēi yí

    繁体字:威儀

    短语:风采 气质 派头 仪态 气度 风姿 气派 神韵 风度 气概

    英语:impressive and dignified manner

  • 清净

    读音:qīng jìng

    繁体字:清凈

    短语:恬静 夜深人静 静 沉寂 宁静 僻静 寂然 沉静 安静 幽静 肃静 鸦雀无声 喧闹 静悄悄 静寂 冷静 万籁俱寂 漠漠 寂静

    英语:

  • 世难

    引用解释

    当世的灾难、祸乱。《三国志·蜀志·刘焉传》:“ 焉 内求 交阯 牧,欲避世难。”《周书·周惠达传》:“尝使至 洛 , 魏孝武 与 惠达 语及世难。” 唐 卢纶 《长安春望》诗:“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鬢客 秦 关。” 明 刘基 《次韵和刘彦箕<忆山中>篇》:“世难有身空自累,诗成无鴈倩谁将?”

    读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