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入夜杵声秋,百尺疏桐挂斗牛。
意思:长江干到夜里杵声秋,百尺疏桐挂斗牛。
出自作者[唐]戎昱的《秋月(一作江城秋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干入夜杵声秋,百尺疏桐挂斗牛。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以其生动的描绘,将夜晚江边的场景和人物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江干入夜杵声秋”,诗人以听觉作为开端,生动地描绘了江边入夜时分的场景。杵声是秋夜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引入了诗的主题——夜晚。
“百尺疏桐挂斗牛”描绘了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其枝叶高悬,直入斗牛星宿之列。这一句既表现了梧桐的高大,也暗示了诗中人物的形象——他或许是一位孤独的诗人,或者是一个被生活所困的旅人,在这样一棵高大的梧桐下,他仰望星空,思考着人生的苦涩。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这两句诗将诗的主题推向高潮。诗人通过明亮的月光来表达自己的愁苦,仿佛月光也在为他的痛苦而闪烁。这一描绘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痛苦,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最后一句“人愁不是月华愁”则以一种哲理式的思考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夜晚江边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梧桐、明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痛苦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