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三仞沮,可以警贪得。
意思:唉三仞沮丧,可以用来警告贪得。
出自作者[明]刘基的《咏史(二十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传说中的共工台为背景,描绘了共工的形象和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后果,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首句“吾闻共工台,乃在昆仑北”,点明了共工台的地理位置,在昆仑山的北面。这里运用了传说和历史的结合,增加了诗的神秘色彩和吸引力。
接着,“长蛇戴九头,利吻错戈戟”,形象地描绘了共工的形象,长蛇身,九个头,锋利的吻部交错着戈戟,显得威猛异常。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对共工的形象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然后,“呿呀恣啖食,抵厥成溪泽”,描述了共工贪得无厌的行为,它大肆吞噬,最终导致了抵厥成溪泽的后果。这里的描绘既生动形象,又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最后,“呜呼三仞沮,可以警贪得”,以哀叹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共工行为的悲痛和愤慨,同时也警示人们不要贪得无厌,否则会遭受悲惨的后果。这里的议论和感慨,使诗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和升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共工台的描绘和议论,表达了诗人对贪得无厌行为的警醒和批判,寓意深刻,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