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携子孙到四明洞节叙有感》 洞中亦虚白,喜气含万象。

洞中亦虚白,喜气含万象。

意思:洞中也虚白,喜气含万象。

出自作者[宋]李石的《携子孙到四明洞节叙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一处名为“四昨”的山洞时所作,通过对山洞、山景、山林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首先,诗中通过对“四昨”山洞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山洞与洞屹相向,名字来源于山,足以迎迓景贶,即能够迎接和容纳各种美好的景色。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其次,作者通过自己的遭遇和身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他自称非济时才,曾三次被放逐,但仍然能够担任玉局吏,得到圣上的恩宠,这让他感到欣慰。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像鉴湖一样,过上逸江海上的闲适生活。这些描述让人感受到作者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此外,诗中还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作者将蒋诩、五柳等隐士与自己相比,表达了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过上清静自在的生活。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像老翁的前人一样,为后人留下基业,让后人能够受益。这些描述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人生未来的期许和憧憬。 整首诗语言优美,描绘生动,情感真挚,让人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人生感悟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昨本山名,与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贶。
我非济时才,香火三遣放。
再为玉局吏,圣恩覃旷荡。
有如鉴湖乞,均逸江海上。
圆也如乃翁,历历耗心匠。
三径同蒋诩,五柳比元亮。
一日培壅力,百年基址壮。
桃李遵旧蹊,松竹缘叠嶂。
林花拂朝晴,山鸟激清响。
园人收果实,夏秋各有饷。
谁云橐驼种,已有猢孙藏。
翁前携客来,未免策拄杖。
崎岖到洞门,衰病筋力强。
洞中亦虚白,喜气含万象。
俎豆具仓猝,一杯复一唱。

关键词解释

  • 万象

    读音:wàn xiàng

    繁体字:萬象

    短语:光景 观 情景 景象 场面 状况 场景 容 景 面貌 现象 气象

    英语:every phenomenon

    意思:

  • 喜气

    读音:xǐ qì

    繁体字:喜氣

    英语:beamish

    意思:(喜气,喜气)

     1.祥瑞之气。
      ▶《史记•天官书》:“卿云见,喜气也。”
      ▶《东观汉记•光武纪》:“

  • 洞中

    读音:dòng zhōng

    繁体字:洞中

    意思:命中,切中。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弩发辄洞中,贼势稍屈。”
      ▶清·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关提军善识砲性,凡高下远近,发皆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