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金山》 万里风来拂骨清,却忆人间如梦寐。

万里风来拂骨清,却忆人间如梦寐。

意思:万里风来拂骨清,又想起了人间如梦寐。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宿金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山南山北江水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山南水北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山南山北江水流,半空金碧随云浮”,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南水北的江水奔流不息,水面上映照着碧绿的色彩,随着云朵的飘动,景色如画。这一联为全诗定下了悠扬的基调,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 颔联“我来仍值风日好,十月未寒如晚秋”,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来到这里,感受到这里的气候宜人,虽然已经是十月份,但气温仍然适宜,如同晚秋一般。这一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山僧引客寻苍翠,历尽参差到平地”,诗人描述了山僧引领客人寻找苍翠的山林,经过曲折的山路,终于到达了平地。这里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经历的感慨。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尾联“流水与天争入海,共笑此心谁得知”,诗人以流水入海比喻自己的人生追求,表达了自己渴望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决心。然而,这种追求往往不被世人理解,因此诗人发出了“共笑此心谁得知”的感慨。这一联既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南山北江水流,半空金碧随云浮。
我来仍值风日好,十月未寒如晚秋。
山僧引客寻苍翠,历尽参差到平地。
万里风来拂骨清,却忆人间如梦寐。
夜深无风月入扉,相对老人如槁枝。
流水与天争入海,共笑此心谁得知。
下山却向中{左氵右霝}望,番忆当时在屏幛。
老母思儿且欲归,回首云峰已天上。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梦寐

    读音:mèng mèi

    繁体字:夢寐

    短语:睡乡 梦见 梦

    英语:sleep

    意思:(梦寐,梦寐)

     1.谓睡梦。
      ▶《后汉书•郎顗传》:“此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