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步虚词二首 其一》 八行分宝树,十丈散芳莲。

八行分宝树,十丈散芳莲。

意思:八行分宝树,十丈散发芳莲。

出自作者[隋]杨广的《步虚词二首 其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道教洞府和神仙生活的诗,充满了对神秘、美丽和超自然世界的向往。 首句“洞府凝玄液,灵山体自然。”描绘了一个凝结着神秘液体的道教洞府和一座自然形成的灵山,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道教场景。 “俯临沧海岛,回出大罗天。”描绘了洞府的位置,俯瞰着浩渺的沧海,又位于道教仙境的最高处大罗天。这种地理位置的设定,既体现了道教的地理观念,也暗示了神仙们的高超能力和超越凡人的地位。 “悬居烛日月,天步役风烟。”进一步描绘了洞府的神圣性和神仙生活的自由。神仙们居住的地方能够照亮日月,他们行走在风烟中,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 “蹑记书金简,乘空诵玉篇。”描述了神仙们掌握着神秘的知识,能够轻而易举地记录和诵读玉篇金简,进一步体现了他们的超凡能力。 “冠法二仪立,佩带五星连。”描述了神仙们的装扮,他们的帽子能够按照天地之象设立,他们的佩带能够与五星相连,进一步体现了他们的神圣性和超越凡人的地位。 “琼轩觯甘露,瑜井挹膏泉。”描述了神仙们的生活享受,他们饮用的琼浆甘露,从井中汲取的膏脂般的水源,都体现了他们的奢华和享受。 “南巢息云马,东海戏桑田。”描绘了神仙们在南方的巢穴中休息,在东海戏耍着沧海变桑田的神奇景象。 最后,“高蹈虚无外,天地乃齐年。”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们跳出世俗纷扰、超越时空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天地之间万物皆平等的哲学观念。 整首诗充满了对神秘、美丽和超自然世界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道教的神仙观念和哲学观念。诗人通过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道教仙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洞府凝玄液,灵山体自然。
俯临沧海岛,回出大罗天。
八行分宝树,十丈散芳莲。
悬居烛日月,天步役风烟。
蹑记书金简,乘空诵玉篇。
冠法二仪立,佩带五星连。
琼轩觯甘露,瑜井挹膏泉。
南巢息云马,东海戏桑田。
回旗游八极,飞轮入九玄。
高蹈虚无外,天地乃齐年⑴。

关键词解释

  • 宝树

    读音:bǎo shù

    繁体字:寶樹

    意思:(宝树,宝树)

     1.佛教语。指七宝之树,即极乐世界中以七宝合成的树木。
      ▶《法华经•寿量品》:“宝树多花果,众生所游乐。”
      ▶南朝·梁简文帝《六根忏

  • 八行

    读音:bā háng

    繁体字:八行

    意思:I
    八种品行。即孝、悌、睦、姻、任、恤、忠、和。
       ▶《宋史•徽宗纪二》:“甲辰,立八行取士科。”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方崇八行以迪多士,尊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