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人多失笑,谓我何迂疏。
                        
                         
                            
意思:旁边的人都忍不住笑,说我什么迂腐疏阔。
 
                        
                        
                        
                        出自作者[宋]张九成的《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月不知久,优游萧寺居》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寺院生活的诗,通过对寺院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闲适恬淡生活的喜爱。
首联“日月不知久,优游萧寺居”直接点明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在这里居住已经很久了,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即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腊月三十日,方惊岁又除”描绘了寺院生活的日常,腊月三十日是岁末,诗人这才发现又是一年过去了,这种反差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时间在寺院的生活中似乎被忽略了,只有岁末时才惊觉又是一年的过去。
接下来的几联,如“后圃剩寒菜,水南多美鱼”、“饭罢亦何为,北窗工读书”、“兴来或意倦,玉轴时卷舒”,都是对寺院生活的具体描绘,表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恬淡心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然而,尾联“傍人多失笑,谓我何迂疏。巍然王公门,胡不曳长裾。”也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和无奈。有人对诗人的生活方式嗤之以鼻,认为他过于疏狂。而诗人对此的回应是,他并不羡慕王公贵族的生活,反而乐于自己的寺院生活。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也是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坚持和追求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寺院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自嘲和辩解,展现了其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个性。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