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永遇乐·一水如绳》 唤取云英,炼成石髓,日月齐长久。

唤取云英,炼成石髓,日月齐长久。

意思:唤取云英,修炼成石髓,日月一样长。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永遇乐·一水如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溪山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首句“一水如绳,两山如翼,绿野如绣。”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一条如绳般蜿蜒的溪水,两座如翼展般连绵的山峰,以及被绿意装点得如绣花般精致的田野,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这幅壮丽的自然图景。 “松院干霄,筠庄枕浪,揽尽溪山秀。”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建筑和它们与自然的关系。高耸入云的松树院落,临水而建的筠庄,都与自然紧密相连,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水南水北,竹舆兰棹,来往月宵花昼。”这几句则转向了作者自己的游历体验。无论是在月色下的溪水南岸,还是在阳光中的溪水北边,作者都曾乘坐竹轿,划着兰桨,在溪山间游走。这些描述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诗意的感受。 “问人间、天上何处,更寻大围小有。”这是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间与天堂的比较。诗人认为,若要寻觅人间仙境,大抵不过这大围小有。这里的“大围小有”并非实指某地,而是表达了一种对美好、和谐的自然环境的向往。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借用了神话传说,将山中的景物与仙境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人言拒梗,功成仙去,丹鼎夜寒光透。”这里的“拒梗”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他的成仙故事在这里被用来形容山中丹鼎的神秘和美丽。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的美景和人间的仙境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水如绳,两山如翼,绿野如绣。
松院干霄,筠庄枕浪,揽尽溪山秀。
水南水北,竹舆兰棹,来往月宵花昼。
问人间、天上何处,更寻大围小有。
人言拒梗,功成仙去,丹鼎夜寒光透。
唤取云英,炼成石髓,日月齐长久。
烦君挟我,朝元真阙,两翼羽轻风骤。
此时看,小茅峰顶,有云贯斗。

关键词解释

  • 唤取

    读音:huàn qǔ

    繁体字:喚取

    意思:(唤取,唤取)
    唿请。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四:“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宋·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唤取谪仙平章看,过

  • 云英

    读音:yún yīng

    繁体字:雲英

    意思:(云英,云英)

     1.云母的一种。
      ▶晋·葛洪《抱朴子•仙药》:“又云母有五种……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宜以春服之。”
      ▶唐·白居易《早服云母散》

  • 日月

    读音:rì yuè

    繁体字:日月

    英语:life

    意思:
     1.太阳和月亮。
      ▶《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羲和驱日月,疾急不

  • 石髓

    读音:shí suǐ

    繁体字:石髓

    意思:即石钟乳。古人用于服食。也可入药。
      ▶《晋书•嵇康传》:“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
      ▶南朝·梁·沈约《游沈道士馆》诗:“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