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老病幽独偶吟所怀》 已将心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

已将心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

意思:已将心出浮云外,还寄表现在旅店中。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老病幽独偶吟所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态度。 首联“眼渐昏昏耳渐聋,满头霜雪半身风。”描绘了诗人的衰老状态,眼力逐渐模糊,耳朵也逐渐失聪,满头的霜雪和半生的风霜,都是岁月的痕迹。这不仅是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绘,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颔联“已将心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他将心比作出离浮云之外,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困扰,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然而,他仍然寄身于逆旅之中,即人生之旅。这里既有对人生的无奈,也有对生活的接受和欣赏。 颈联“觞咏罢来宾阁闭,笙歌散后妓房空。”描绘了诗人生活的场景,宴饮、歌舞之后,宾客离去,阁楼关闭,笙歌散去,妓房也空无一人。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尾联“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消除了世间的俗念,成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间清净翁。这既是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述,也是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衰老状态和对人生的理解,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超脱世俗的困扰,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成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间清净翁。这首诗充满了人生智慧和哲理,值得人们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眼渐昏昏耳渐聋,满头霜雪半身风。
已将心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
[维摩经云:是身如浮云也。
]觞咏罢来宾阁闭,笙歌散后妓房空。
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逆旅

    读音:nì lǚ

    繁体字:逆旅

    英语:hotel; inn

    意思:
     1.客舍;旅馆。
      ▶《左传•僖公二年》:“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
      ▶杜预注:“逆旅,客舍也。”

  • 浮云

    读音:fú yún

    繁体字:浮雲

    短语:低云 乌云

    英语:cloud rack

    意思:(浮云,浮云)

     1.飘动的云。
      ▶《楚辞•九辩》:“块独守

  • 寄形

    读音:jì xíng

    繁体字:寄形

    意思:寄托形体。
      ▶《云笈七籤》第一•二:“女显其道,为王仰啸,天降洪雨,注水至丈,于是化形隐景而去。仍更寄形王氏之胞,运未应转,方又受生,还为女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