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嫌踪迹混尘嚣,腰斧高歌去采樵。
意思:因涉嫌跟踪混合尘嚣,腰斧高歌去砍柴。
出自作者[宋]杨公远的《学樵》
全文赏析
这首诗《因嫌踪迹混尘嚣,腰斧高歌去采樵》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通过对采樵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恶。
首联“因嫌踪迹混尘嚣,腰斧高歌去采樵”,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采樵生活的热爱。他嫌弃尘世的纷扰,于是拿起斧头,高歌着走向深山老林去采樵。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恶。
颔联“欲效买臣无贵骨,何如王质有仙标”,诗人以范晔和王质为比照,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态度。诗人想要效仿范晔,但可惜没有贵重的骨气,所以他选择了王质的仙风道骨,过上了隐居生活。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决心,也流露出对自己缺乏贵重骨气的自嘲和无奈。
颈联“丁丁伐木空山外,轧轧肩薪小径遥”,诗人描绘了采樵的场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采樵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伐木声在空山回荡,肩上扛着新砍的柴火,小径通向远方。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采樵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尾联“一任雪天霜月夜,且将带叶地炉烧”,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无论是在风雪交加的夜晚,还是在月黑风高的夜晚,诗人都会带着满载的柴火回家,让带叶的柴火在地炉中燃烧。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也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采樵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恶。诗人的态度坚定而乐观,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让人感到温暖和鼓舞。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描绘的场景生动形象,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