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晴》 子规声裹半晴阴,百丈牵行岸草深。

子规声裹半晴阴,百丈牵行岸草深。

意思:子规声包半晴阴,百丈牵行岸草深。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晚晴》

全文创作背景

《晚晴》是宋朝诗人洪咨夔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 自然环境的启发:诗人洪咨夔在某个傍晚,感受到了雨过天晴后的清新与宁静,被这样的美景所触动,因此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写下了这首诗。 2. 内心情感的流露:诗人在诗中不仅仅描绘了晚晴的景色,更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这样的晚晴景象可能引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时代环境等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情感。 综上所述,《晚晴》这首诗是洪咨夔在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结合自身情感与思考创作出来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子规声裹半晴阴,百丈牵行岸草深。
挟雨倒回风有力,避山横转水无心。
人於熟处难为别,酒到离边不标斟。
渔叟底知如许事,櫂歌穿入暮烟林。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关键词解释

  • 百丈

    读音:bǎi zhàng

    繁体字:百丈

    意思:
     1.极言高、深或远。
      ▶汉·枚乘《七发》:“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梁·沈约《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

  • 子规

    读音:zǐ guī

    繁体字:子規

    英语:cuckoo

    意思:(子规,子规)
    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藉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埤雅•释鸟》:“杜鹃,

  • 行岸

    读音:xíng àn

    繁体字:行岸

    意思:谓陆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行军总要》:“凡递送公文,无论行船行岸,自某日起,至某日止,可到达某处,若无风雨阻隔,至期务要赶到。”

    解释:1.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