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葬花吟》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意思:闺中女儿惜春暮,忧愁的情绪满怀无处释放。

出自作者[清]曹雪芹的《葬花吟》

全文创作背景

《葬花吟》的创作背景是:一天晚上,林黛玉去怡红院找贾宝玉,但恰逢贾宝玉的丫头晴雯和碧痕拌嘴怄气,没有听出是林黛玉敲门,所以没有开门让她进去。林黛玉在离开后不久,看到了贾宝玉送薛宝钗出门的场景,产生了误会和感伤。她联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身世和与贾宝玉之间的情感纠葛,于是悲从心生,在第二天恰逢芒种节,独自一人来到和贾宝玉一起埋葬桃花的地方,触景生情,吟出了这首《葬花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
作者介绍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关键词解释

  • 愁绪

    读音:chóu xù

    繁体字:愁緒

    短语:

    英语:melancholy

    意思:(愁绪,愁绪)
    忧愁的心绪。
      ▶南朝·梁简文帝《阻归赋》:“云向山而欲敛,雁疲

  • 满怀

    读音:mǎn huái

    繁体字:滿懷

    英语:(v) be full of; contain; be imbued with

    意思:(满怀,满怀)

     1.犹满腔,心中充满。
      ▶

  • 女儿

    读音:nǚ ér

    繁体字:女兒

    短语:妇人 巾帼 娘 女郎 农妇 妇女 妇

    英语:daughter

    意思:(女儿,女儿)

     1.犹言女子。

  • 闺中

    读音:guī zhōng

    繁体字:閨中

    意思:(闺中,闺中)

     1.宫室之中;馆室之内。
      ▶《楚辞•离骚》:“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王逸注:“言君处宫殿之中,其闺深远,忠言难通。”

  • 惜春

    读音:xī chūn

    繁体字:惜春

    意思:惋惜春光。
      ▶宋·辛弃疾《摸鱼儿》词:“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解释:1.惋惜春光。唐薛能有《惜春》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