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子规》 一声声劝人归去,啼血江南几树花。

一声声劝人归去,啼血江南几树花。

意思:一声声劝人归去,啼血江南几树花。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子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鸟儿的啼叫和江南花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束缚的无奈。 首句“一声声劝人归去,啼血江南几树花”,诗人通过鸟儿劝人归家的情景,描绘出江南的花落景象,表达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鸟儿不停地啼叫,仿佛在劝说人们回家,而江南的花儿也因为季节的变迁而凋零,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我被微官拘束在,汝缘何事不归家”,诗人自述被微小的官职所束缚,无法回到家乡,表达了对官场的无奈和不满。这里的“微官”指的是诗人当时所处的官职,诗人因为官职的束缚而无法回家,这种无奈和痛苦可想而知。 整首诗通过描绘鸟儿的啼叫和花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束缚的无奈,情感真挚,让人感同身受。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由的渴望,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意味的诗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声声劝人归去,啼血江南几树花。
我被微官拘束在,汝缘何事不归家。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啼血

    读音:tí xuè

    繁体字:啼血

    意思:指杜鹃鸟哀鸣出血或杜鹃哀鸣所出之血。杜鹃鸟口红,春时杜鹃花开即鸣,声甚哀切。古人误传其“夜啼达旦,血渍草木”。
      ▶唐·顾况《子规》诗:“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