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采石矶》 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

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

意思: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

出自作者[清]吴伟业的《采石矶》

全文赏析

【注释】:
采石矾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翠螺山麓,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原名 牛渚矶,相传古时有金牛出渚而得名。诗着重描绘了采石矶的险要和江流的气势。结句借写 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攻取采石矶的英雄业绩,抒发了诗人眷念亡明的情怀,境宏而意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
曾闻飞将上,落日吊开平。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

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关键词解释

  • 石壁

    读音:shí bì

    繁体字:石壁

    英语:cliff; precipice

    意思:陡立的山巖。
      ▶晋·葛洪《神仙传•孙博》:“山间石壁,地上盘石,博入其中,渐见背及两耳,良久都没。”
     

  • 千寻

    读音:qiān xún

    繁体字:千尋

    意思:(千寻,千寻)
    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晋·左思《吴都赋》:“擢本千寻,垂荫万亩。”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索沉江底,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