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回黄通诗篇》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

意思:当时的人任辱骂,只有从改革夸夸其谈。

出自作者[宋]李覯的《回黄通诗篇》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但实际上,它是一首对杜甫的赞扬和敬仰的诗。杜甫是唐代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首联“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表达了对杜甫逝世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诗人自己深深的敬仰和怀念。这句诗中的“没已久”表达了诗人对杜甫逝世的悲痛,而“吾子心”则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颔联“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是对当时社会的批评和讽刺。这句诗中,“时人”指的是当时的人们,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对社会的弊端视而不见。“任诟病”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的批评和指责,但并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去改变社会的不公和不义。“独自革浮淫”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改变这种状况的决心和勇气。 颈联“美玉宁须琢,朱弦岂在音。”是对杜甫诗歌的赞美。这句诗中,“美玉”和“朱弦”分别比喻杜甫的诗歌和真实的他。这句诗表达了杜甫的诗歌不需要外在的修饰和夸大,只需要保持其真实和质朴,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一样。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杜甫的诗歌并不只是为了娱乐或者取悦他人,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尾联“钟期如未见,慎勿待闲吟。”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渴望。这句诗中,“钟期”指的是知音,也就是能够理解并欣赏自己诗歌的人。“慎勿待闲吟”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和怀念之情的诗,通过对杜甫的赞美和对社会的批评,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渴望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
美玉宁须琢,朱絃岂在音。
钟期如未见,慎勿待闲吟。

关键词解释

  • 时人

    引用解释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读音:shí rén

  • 诟病

    读音:gòu bìng

    繁体字:詬病

    短语:骂 怪 数落 斥责 怨 责难 谪 咎 非 非难 指斥 责备 指摘 弹射 责 指责 痛斥 申斥 责怪 非议 训斥 熊 叱责 斥

    英语:

  • 独自

    读音:dú zì

    繁体字:獨自

    短语:独力 单身

    英语:alone

    意思:(独自,独自)

     1.自己一个人;单独。
      ▶五代·齐己《怀洞庭》诗:“中

  • 浮淫

    读音:fú yín

    繁体字:浮淫

    意思:
     1.划船游乐。
      ▶《韩非子•说疑》:“﹝赵敬侯﹞冬日罼弋,夏浮淫,为长夜,数日不废御觞。”
      ▶陈奇猷集释:“淫,借为游……浮游,盖谓荡舟为乐。”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