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变竹枝词九首之六》 但闻竹枝曲,不见沧浪翁。

但闻竹枝曲,不见沧浪翁。

意思:只听到竹子枝曲,不见沧浪翁。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变竹枝词九首之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给人带来深沉的感受。诗的开篇“南浦下鱼筒,孤篷信晚风”描绘了南浦江边,鱼筒下沉,孤舟在晚风中飘荡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寂静而凄美的画面,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但闻竹枝曲,不见沧浪翁”这两句则更加深了这种孤寂的气氛。只听到竹枝在风中摇曳的声音,而不见沧浪翁的身影,给人一种物是人非,人事已非的感慨。同时,这两句也展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事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展现出他内心的孤寂、落寞以及对人生的深思。诗歌的意境深远,语言凝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浦下鱼筒,孤篷信晚风。
但闻竹枝曲,不见沧浪翁。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沧浪

    读音:cāng láng

    繁体字:滄浪

    英语:azure water

    意思:(沧浪,沧浪)

     1.古水名。有汉水、汉水之别流、汉水之下流、夏水诸说。
      ▶《书•禹贡》:“嶓冢导

  • 竹枝

    读音:zhú zhī

    繁体字:竹枝

    意思:
     1.竹子的小枝。
      ▶唐·杜甫《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刘沧《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浪翁

    读音:làng wēng

    繁体字:浪翁

    意思:唐·元结《浪翁观化》序:“浪翁,山野浪老也。闻元子亦浪然在山谷,病中能记水石草木虫豸之化,亦来说常所化。”
      ▶浪翁,本元结文中杜撰之名,后人亦用以指元结。
      ▶宋·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