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方言》 虚堂漏刻间,九土可领略。

虚堂漏刻间,九土可领略。

意思:空堂顷刻间,九土可领略。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读方言》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诗中描绘了八月梨枣红熟、风雨过后江南的寒冷、壁虫的催促、荒畦中的菊花、无酒的苦涩、听到輶轩书的兴奋、领略九土的渴望、对多载酒人的期待、对自己的自嘲以及对耕种的希望和今年的丰收。 诗中的梨枣红、风雨余、未觉衣衾薄等描绘了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壁虫催妇、荒畦杞菊等描绘了生活的艰辛,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无酒的苦涩和听到輶轩书的兴奋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改变生活的期待。 诗中的设心自笑、欲过屠门嚼等句子,表现出作者的幽默和乐观,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满足和感恩。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耕种的希望和对丰收的喜悦,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整首诗以一种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八月梨枣红,绕墙风自落。
江南风雨余,未觉衣衾薄。
壁虫忧寒来,催妇织衣著。
荒畦杞菊花,犹用充羹臛。
连日无酒饮,令人风味恶。
颇似扬子云,家贫官落魄。
忽闻輶轩书,涩读劳辅齶。
虚堂漏刻间,九土可领略。
愿多载酒人,喜我识字博。
设心更自笑,欲过屠门嚼。
往时抱经纶,待价一丘壑。
卜师非熊罴,梦相解靡索。
所欲吾未奢,傥使耕可获。
今年美牟麦,厨馔丰饼飥。
摩挲腹中书,安知非糟粕。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领略

    读音:lǐng lüè

    繁体字:領略

    短语:略知一二 掌握 详 亮 了解 辩明 了了 知情 知底 明亮 晓得 晓 明了 清楚 懂 知 喻 未卜先知 了然 知晓 接头 知道 敞亮 明 解

  • 虚堂

    读音:xū táng

    繁体字:虛堂

    意思:(虚堂,虚堂)
    高堂。
      ▶南朝·梁·萧统《示徐州弟》诗:“屑屑风生,昭昭月影。高宇既清,虚堂复静。”
      ▶唐·戎昱《客堂秋夕》诗:“隔窗萤影灭复流,北风微雨虚堂秋

  • 漏刻

    引用解释

    1.古计时器。即漏壶。因漏壶的箭上刻符号表时间,故称。《六韬·分兵》:“明告战日,漏刻有时。”《汉书·哀帝纪》:“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道祖》:“山中无漏刻,乃於泉水中立十二叶芙蓉,因流波转,以定十二时,晷影无差焉。”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国朝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