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国自知无秘计,何时归把牧羊鞭。
意思:谋划国家自己知道没有秘密计划,什么时候回去把牧羊鞭。
出自作者[宋]苏泂的《提举刘学士以某论守江之策未行作诗见遗谨次》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国家兴亡和命运自主的思考。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人类对命运和自主权的探求。
首句“福胎当日起燕然”,运用了历史典故,暗示一个英雄或国家的崛起。“燕然”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边疆或战场,这里象征着国家兴起的艰辛和英勇。
次句“始信兴亡不属天”,明确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的看法,认为国家的兴衰并非完全由天命决定,而更多地取决于人为的努力和抉择。
第三句“谋国自知无秘计”,则表现了诗人在思考如何为国家谋划,却感觉没有特别的妙计或策略。这句诗透露出诗人的无奈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最后一句“何时归把牧羊鞭”,运用了象征手法,以“牧羊鞭”暗示平凡、安宁的生活。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未来能够回归平凡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在国家兴衰的大背景下,个人命运无法自主的无奈。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命运自主以及个人与国家命运交织的思考,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命运和自主权时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