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开元寺水阁》 波穿十里桥连寺,絮压千家柳送春。

波穿十里桥连寺,絮压千家柳送春。

意思:波穿过十里桥连寺,絮压千家柳送别春天。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题开元寺水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度独游的僧人,与谢氏青山和邻近的寺庙相伴。首联“年来独向此游频,谢氏青山与寺邻。”说明了诗人一年来频繁独游于此,与谢氏青山和寺庙为邻,展示了他与自然的深厚关系。颔联“朱槛夜飞溪路雪,碧林晴隔马蹄尘。”描绘了夜晚雪花纷飞,飘过溪路的朱红色栏杆,晴天时,碧绿的树林阻隔了马蹄扬起的尘土。颈联“波穿十里桥连寺,絮压千家柳送春。”形象描绘了水波穿越十里长桥连接着寺庙,柳絮飘压千家万户,柳树迎接春天的到来。 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生动而具体的景象,如飞雪、马蹄尘、波穿桥、絮压柳等,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画面。同时,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厚感情。诗歌的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韵律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年来独向此游频,谢氏青山与寺邻。
朱槛夜飞溪路雪,碧林晴隔马蹄尘。
波穿十里桥连寺,絮压千家柳送春。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送春

    引用解释

    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