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树堪种,曾无田可耕。
意思:只见树可以种植,没有土地可以耕种。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宣州杂诗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斫漆高崖畔,千筒不一盈。野粮收橡子,山屋点松明。只见树堪种,曾无田可耕。儿孙何所乐,向此是平生。》描绘了一个生活在山区农村的老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向往。
首两句“斫漆高崖畔,千筒不一盈。”描绘了老人砍伐漆树(一种常在高崖畔生长的树)的生活场景,以及收获并不丰厚的漆树果实。这里的“千筒”可能指的是漆器制作的工具,而“不一盈”则暗示了收获的有限。这反映了山区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接下来的两句“野粮收橡子,山屋点松明。”描绘了老人以橡子为食,以松明为灯的生活场景。这里再次强调了山区农村生活的艰苦,同时也透露出老人的乐观和坚韧。
接下来的两句“只见树堪种,曾无田可耕。”描绘了老人对土地的渴望,但因为缺乏耕地而无法实现。这表达了老人对土地的深深眷恋和对耕作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儿孙何所乐,向此是平生。”表达了老人对儿孙的期望,希望他们能过上与自己不同的生活,但无论怎样,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生活始终是他的归宿和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区农村老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土地的深深眷恋,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耕作生活的向往和对儿孙的期望。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深感老人的坚韧和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