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望江南·春睡起》 人立玉楼间。

人立玉楼间。

意思:人立玉楼之间。

出自作者[宋]金德淑的《望江南·春睡起》

全文赏析

【注释】:
金德淑是南宋旧宫人。她和王昭仪、汪元量都是宋亡后入元的三宫中人 。公元1288 年(元至元二十五年 ),汪元量因为道士而得南归。诸旧宫中人为其饯行,赋词相送。
金德淑这首词即作于此时。这首词具有很高的价值。词的意境较为重、拙、大。写亡国之哀,用笔不可谓不重。用笔朴素无华 ,此之谓拙 。包举积雪燕山,万里长城,悲壮无比 ,是为大 。词为悼南宋而作,调寄《望江南》,别有一番意味 。此词堪称亡宋之挽词。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上句点明作词的季节为春天。随之描写空间范围燕山睡起,写出女主人公(被俘至此之宋旧宫人 )。缟素,是传统丧服。白雪积满燕山,如山披缟素。万山缟素之意象,实已暗逗全词哀悼宋亡之含蕴 。再回味春睡起 ,令人痛定思痛。起笔造境,沉痛至深。“万里长城横缟带”。从燕山山脉望见万里长城,如一条巨龙蜿蜒起伏于丛山峻岭之颠,宛如缟带。万里长城,为历史文化凝聚之一伟大象征。缟带,为传统孝仪之一重要丧服。国破山河在。神州陆沉之痛,使山河披上缟素。在女主人公之心魂中,自己与大地山河一道为祖国之亡而服素戴孝矣。此句为全词神光聚照之篇眼。人们常称道吴梅村“恸哭六军俱缟素”之句,以梅村诗句视此“万里长城横缟带”词句,着眼亦不同矣 。“六街灯火已阑珊”。六街,指大都城。灯火阑珊,是灯火稀疏 。阑珊灯火,反衬夜色沉沉。自春睡起至灯火阑珊,词之意境无限遥深 。暗淡的现境 ,透视出词人暗淡的心态,也意味着同样暗淡的现实。
“ 人立玉楼间 ”。结笔直接描写词人自我形象,总结全文。玉人独立玉楼,从早到晚独立久矣。丹心难灭,是素服缟带亦难全表心肠。全词曲已终,而悲伤无已 。无怪乎后来金德淑对人诵其此词 ,犹感泣下。词人写此,已至举重若轻之地步。
这首词是词人沉郁于腹中的爱国情思的自然发散。作为一个女性词人 。能有如此之笔力,高明之艺术,亦属难能可贵了。词虽用笔墨写就,但犹如用血泪汇成 。虽未痛哭,但却让人无比沉痛。词中融摄雪山、缟带 、玉楼于一体,整合为悼故国之全幅庄严境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万里长城横缟带,六街灯火已阑珊。
人立玉楼间。

关键词解释

  • 玉楼

    读音:yù lóu

    繁体字:玉樓

    意思:(玉楼,玉楼)

     1.华丽的楼。
      ▶唐·宗楚客《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
      ▶宋·辛弃疾《苏武慢•雪》词:“歌竹传觞

  • 人立

    读音:rén lì

    繁体字:人立

    意思:如人之直立。
      ▶《左传•庄公八年》:“﹝齐侯﹞射之,豕人立而啼。”
      ▶宋·王安石《阴山画虎图》诗:“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