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倦知同年感事》 痴儿托命吟声里,目笑尘飞万骑东。

痴儿托命吟声里,目笑尘飞万骑东。

意思:痴儿托命吟诗的声音里,眼睛笑尘飞万骑兵向东。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次韵倦知同年感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政治理想和现实冲突的,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期望。 首句“肝胆早知成楚越,腹心偏许寄羌戎”中,诗人用楚越比喻不同的人或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矛盾,表达了对分裂和矛盾的担忧。而“腹心偏许寄羌戎”则暗示了诗人对和解和团结的期待。 “何堪沧海看三变,漫向中原角两雄”中的“沧海”象征着变化无常,“三变”则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多次变革,诗人对此感到无奈。而“中原角两雄”则可能指的是两个强大的对手或势力,诗人对他们的争斗感到厌倦。 “踯躅宁为投鼠器,跳踉谁挂射蛟弓”中,“投鼠器”和“射蛟弓”象征着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诗人对当前的状况感到困惑,不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最后,“痴儿托命吟声里,目笑尘飞万骑东”中,诗人以“痴儿”自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而“目笑尘飞万骑东”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担忧。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肝胆早知成楚越,腹心偏许寄羌戎。
何堪沧海看三变,漫向中原角两雄。
踯躅宁为投鼠器,跳踉谁挂射蛟弓。
痴儿托命吟声里,目笑尘飞万骑东。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托命

    读音:tuō mìng

    繁体字:托命

    意思:(参见託命)
    托寄生命。
      ▶宋·陆游《病中作》诗:“俗巫医不艺,呜唿安托命?”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三》:“大哉神器,亿万生灵之所托命也。”
      ▶茅盾《杂感二题

  • 痴儿

    读音:chī ér

    繁体字:痴兒

    意思:(痴儿,痴儿)

     1.俗言庸夫俗子。
      ▶宋·黄庭坚《登快阁》诗:“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清·昭槤《啸亭杂录•太宗伐明》:“帝笑曰:‘城中

  • 吟声

    读音:yín shēng

    繁体字:吟聲

    意思:(吟声,吟声)
    吟诗之声。
      ▶唐·白居易《宣州崔大夫忽以近诗见示因成长句寄题郡斋》诗:“谢玄晖殁吟声寝,郡阁寥寥笔砚闲。”
      ▶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