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曹氏居竹》 田园伏腊颇有余,竹中明灯夜读书。

田园伏腊颇有余,竹中明灯夜读书。

意思:田园节日很有多,竹中第二灯夜间读书。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寄题曹氏居竹》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居住在竹乡的君子们的赞美,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君子品格的敬仰。 首段“维古修竹乡,君子世此居。”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修竹的乡村,这里正是君子的世居之地,为后文赞美君子品格做了铺垫。 “厥壤既宜竹,种竹环其庐。”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环境,土地适宜种植竹子,君子们周围种满了竹子,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 “根不取马箠,笋不供盘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君子们生活态度的赞赏,他们不追求奢华,不取不义之财,只取自己所需,就像竹子一样,不取马鞭这样的无用之物,也不将竹笋用于简单的盘菜。 “永保岁寒盟,子孙乐只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君子们高尚品格和节操的赞美,他们能够保持岁寒之盟,即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定信念和承诺,这种精神将一直传承下去,子孙后代都将受益。 “老夫何当曳长裾,一窥旌节旧门闾。”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像君子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品格和节操,同时也表达了对出仕为官的羡慕。 “华亭岂羡扬州鹤,松江自足冯驩鱼。”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君子品格的敬仰,他并不羡慕扬州的富贵生活,而是满足于自己的家园,就像冯驩一样,能够拥有自己的鱼塘。 最后,“田园伏腊颇有余,竹中明灯夜读书。”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他能够在家乡享受着伏腊之祭和夜晚明灯读书的宁静生活,这也正是他向往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和对君子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节操的追求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出仕为官的羡慕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维古修竹乡,君子世此居。
厥壤既宜竹,种竹环其庐。
根不取马箠,笋不供盘蔬。
永保岁寒盟,子孙乐只且。
老夫何当曳长裾,一窥旌节旧门闾。
华亭岂羡扬州鹤,松江自足冯驩鱼。
田园伏腊颇有余,竹中明灯夜读书。

关键词解释

  • 明灯

    读音:míng dēng

    繁体字:明燈

    短语:点火 掌灯

    英语:bright lamp

    意思:(明灯,明灯)
    亦作“明镫”。
     
     1.明亮的灯。

  • 有余

    读音:yǒu yú

    繁体字:有餘

    短语:余 出头 强 又 多种 多 开外

    英语:balance in hand

    意思:(有余,有余)

     1.有剩余,

  • 田园

    读音:tián yuán

    繁体字:田園

    短语:圃 庭园 园 园圃

    英语:garden city

    意思:(田园,田园)

     1.田地和园圃。
      ▶《

  • 伏腊

    读音:fú là

    繁体字:伏臘

    意思:(伏腊,伏腊)

     1.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后

  • 灯夜

    读音:dēng yè

    繁体字:燈夜

    意思:(灯夜,灯夜)
    指元宵节的晚上。
      ▶宋·张元干《兰陵王》词:“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
      ▶《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却有箇波俏的女子,也

  • 读书

    读音:dú shū

    繁体字:讀書

    短语:阅 阅读 阅览 开卷 读 涉猎 翻阅 看

    英语:study

    意思:(读书,读书)

     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