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后村刘潜夫》 朝廷不召李功甫,翰苑不着刘潜夫。

朝廷不召李功甫,翰苑不着刘潜夫。

意思:朝廷不召李功甫,翰苑不着刘潜夫。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寄后村刘潜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两位著名文人李功甫和刘潜夫的遭遇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和感叹。 首先,诗的开头“朝廷不召李功甫,翰苑不着刘潜夫”,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即对两位文人的遭遇表示不满和同情。李功甫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却未能得到朝廷的召见,刘潜夫则是在翰苑中未能得到重用。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他们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埋没和浪费。 接下来,“天下文章无用处”一句,是对两位文人的才华和贡献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天下文章”并非泛指,而是特指李功甫和刘潜夫的文才,他们有着卓越的文学造诣,却无法发挥自己的才华,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最后,“奎星夜夜照江湖”一句,则是对两位文人的寄语和祝福。奎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一颗星宿,常被视为吉祥之兆。这里用“奎星”来比喻李功甫和刘潜夫的才华和贡献,表达了对他们的期待和祝福,希望他们的才华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照亮江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位文人的遭遇和寄语,表达了对人才的惋惜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也寄寓了对人才的期待和祝福,鼓励人们要有才华、有追求,不畏艰难困苦,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廷不召李功甫,翰苑不着刘潜夫。
天下文章无用处,奎星夜夜照江湖。
作者介绍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翰苑

    读音:hàn yuàn

    繁体字:翰苑

    意思:
     1.文苑。文翰荟萃之处。
      ▶唐·王勃《上武侍极启》:“攀翰苑而思齐,傃文风而立志。”
     
     2.翰林院的别称。
      ▶《宋史•萧服传》:“文辞

  • 朝廷

    读音:cháo tíng

    繁体字:朝廷

    短语:王室 朝

    英语:court

    意思:亦作“朝庭”。
     
     1.君王接受朝见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论语•

  • 潜夫

    读音:qián fū

    繁体字:潛夫

    意思:(潜夫,潜夫)
    隐者。
      ▶清·方文《从子子唯园中作》诗:“勿使衡门延俗客,每将疑义问潜夫。”
      ▶清·金农《题卖饼家壁》诗:“葱肆浆房半故儒,康衢卖饼亦潜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