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怀(四首)》 朝阳倏西筜,朗月借其光。

朝阳倏西筜,朗月借其光。

意思:朝阳忽西锹,朗月借其光。

出自作者[明]何景明的《咏怀(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槿花、芙蓉、朝阳、朗月等自然景物为引子,引出对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感慨,进而转向对美好情感背后脆弱性的揭示。 首句“英英园中槿,朱荣媚朝阳”,以槿花在园中的美丽,比喻女子在园中的娇美,而朝阳则象征着早晨的阳光,引出青春的活力与朝气。接下来的诗句,“朝阳倏西筜,朗月借其光”,则以朝阳的迅速西落,喻指青春的短暂,而朗月则象征着夜晚的明亮,借以衬托槿花的坚韧与生命力。 “驰辉难久耀,华陨不再扬”,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一旦消逝就再也无法恢复。这不仅是对槿花的描绘,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番番白马郎,皎皎青楼娼”,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位英俊的白马少年和一位美丽的青楼女子,他们之间的美好情感,如同槿花与白马郎的相互辉映,令人感叹。然而,诗人却以“容好岂足恃,相要在衷肠”结尾,揭示了美好容颜和情感并不能长久维持,真正的爱情和相守在于内心。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引子,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揭示了爱情的真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英英园中槿,朱荣媚朝阳。
朝阳倏西筜,朗月借其光。
驰辉难久耀,华陨不再扬。
番番白马郎,皎皎青楼娼。
容好岂足恃,相要在衷肠。
¤
作者介绍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

关键词解释

  • 朝阳

    读音:zhāo yáng

    繁体字:朝陽

    短语:

    英语:facing sun

    意思:(朝阳,朝阳)
    I

     1.山的东面。
       ▶《诗•大雅•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