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春浐水送友人》 青门烟野外,渡浐送行人。

青门烟野外,渡浐送行人。

意思:烟野外青门,渡沪送行人。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早春浐水送友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首句“青门烟野外,渡浐送行人”描绘了诗人所在的位置:远离城市喧嚣的郊外,渡过浐河,正在为某人送行。浐河的清澈和宽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送行的场景则让人感到离别的悲伤。 “鸭卧溪沙暖,鸠鸣社树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鸭子在温暖的溪沙中安然入睡,布谷鸟在社树(一种常见的树种)上鸣叫,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种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残波青有石,幽草绿无尘”这两句描绘了浐河边的景色。残波指的是浐河的残余波纹,青有石则暗示了河边的石头和青苔。幽草绿无尘则描绘了草丛的绿色和其上的露水,以及草丛的宁静。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自然之美。 最后,“杨柳东风里,相看泪满巾”这两句直接表达了离别的悲伤。诗人看着杨柳在东风中摇曳,不禁泪流满面。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深感离别的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直接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离别的悲伤。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门烟野外,渡浐送行人。
鸭卧溪沙暖,鸠鸣社树春。
残波青有石,幽草绿无尘。
杨柳东风里,相看泪满巾。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送行

    读音:sòng xíng

    繁体字:送行

    短语:

    英语:to see someone off

    意思:
     1.到远行人启程的地方,和他告别,看他离去。
      ▶唐·杜

  • 野外

    读音:yě wài

    繁体字:野外

    英语:(n) countryside; undeveloped areas outside the city

    意思:郊外;人烟稀少的地方。
      ▶《周礼•秋官•蛮

  • 青门

    读音:qīng mén

    繁体字:青門

    意思:(青门,青门)

     1.汉·长安城东南门。本名霸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唿为“青门”或“青城门”。
      ▶《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霸城门。民

  • 烟野

    读音:yān yě

    繁体字:煙野

    意思:(烟野,烟野)
    烟雾迷濛的郊野。
      ▶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五四:“叶舟维夏口,烟野独行时。”
      ▶唐·温庭筠《早春浐水送友人》诗:“青门烟野外,渡浐送行人。”

  • 行人

    读音:xíng rén

    繁体字:行人

    短语:客 游子 客人 行者 旅客 行旅

    英语:pedestrian

    意思:I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