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题李中丞樊川别墅》 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

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

意思:心知接受恩典地,到这里也徘徊。

出自作者[唐]项斯的《春日题李中丞樊川别墅》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它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感激之情的诗。让我们逐步赏析这首诗。 首先,诗人在首联中表达了对这片受恩之地的心知感激之情。他在这里徘徊,流连忘返,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深喜爱。这里的“裴回”一词,既有留恋之意,也有欣赏之意,诗人在此驻足,细细品味着这片土地的美丽和恩情。 颔联“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描绘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他在路上停留了一段时间,感受着这里的清新空气和宁静氛围。而隔夜的清新,也让他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受。这一联通过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留恋。 颈联“川光通沼沚,寺影带楼台”则描绘了这片土地的自然美景。诗人看到川光通透,沼沚洁净,寺影与楼台相映成趣。这些自然美景与诗人的情感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感激之情,也在这自然美景中得到了升华。 尾联“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感激之情。这里的“成蹊树”和“向客开”形象地描绘了这片土地的生机勃勃和热情好客。这些花朵向客人开放,仿佛在欢迎诗人的到来,也象征着这片土地的美好和善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感激之情,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受恩之地的热爱和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
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
川光通沼沚,寺影带楼台。
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

关键词解释

  • 恩地

    读音:ēn dì

    繁体字:恩地

    意思:唐以来对师门的称唿。
      ▶唐·李商隐《为举人上翰林萧侍郎启》:“倘蒙犹枉铅华,更施丹雘,俾其恩地不在他门。”
      ▶冯浩笺注:“唐人称师门为恩地。”
      ▶宋·孙光宪《北

  • 心知

    读音:xīn zhī

    繁体字:心知

    意思:I
    犹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严维《丹阳送韦参军》诗:“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唐·李咸用《送进士刘松》诗:“滔滔皆鲁客,难得是心知。”<

  • 受恩

    读音:shòu ēn

    繁体字:受恩

    意思:受到恩惠。
      ▶汉·刘向《说苑•复恩》:“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臣不胜受恩感激。”
      ▶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

  • 裴回

    读音:péi huí

    繁体字:裴回

    意思:
     1.彷徨。徘徊不进貌。
     
     2.徐行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于是楚王乃弭节裴回,翱翔容与。”参见“徘徊”。
     
     3.留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