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除夜》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意思:乡国仍留念,功名已停机。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除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家乡和时间的感慨的诗。通过对岁暮、天涯、老病、功名、明朝等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的深深感慨。 首联“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直接点明时间——岁末,情感——思乡之情,以及地点——天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但却又无法归乡的无奈和愁苦。其中,“纷多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深,而“渺未归”则传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无法实现的愁苦。 颔联“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进一步描绘了时间对人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老去,新添的皱纹和白发是时间的痕迹;同时,疾病也会侵蚀人的身体,使人的容颜不再如前。这两句表达了时间对生命的无情摧残,使诗歌的愁苦情绪更加浓厚。 颈联“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是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仍然怀念着家乡,但过去的功名已经不再重要。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淡然处之和对未来的豁达态度,显示了诗人的成熟和智慧。 尾联“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对自己过去的反思。诗人预计在明年的今天就年过半百,这使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因此,他应该更加珍惜当下,反思过去的错误,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未来。 全诗通过对岁末、思乡、时间、生命、过去和未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感慨和对时间的无奈接受。诗人的愁苦、成熟和豁达都通过这些意象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功名

    读音:gōng míng

    繁体字:功名

    英语:scholarly honor of official rank

    意思:
     1.功业和名声。
      ▶《庄子•山木》:“削迹损势,不为功名。”<

  • 留念

    读音:liú niàn

    繁体字:留念

    短语:表记 纪念 纪念物 纪念品

    英语:keep as a souvenir

    意思:
     1.留心;关怀。
      ▶《后汉

  • 乡国

    读音:xiāng guó

    繁体字:鄉國

    意思:(乡国,乡国)

     1.故国。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吾已绝望,永辞万民,岂料再还,重复乡国。”
      ▶唐·张籍《送新罗使》诗:“悠悠

  • 息机

    读音:xī jī

    繁体字:息機

    意思:(息机,息机)

     1.息灭机心。
      ▶《楞严经》卷六:“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五:“侧身天地更怀古,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