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王克慎宿清凉寺兼示和上人孙安之》 终投逸少兴公社,蔬粥麻衣事道林。

终投逸少兴公社,蔬粥麻衣事道林。

意思:始终把逸少兴公社,蔬菜粥麻衣事道林。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同王克慎宿清凉寺兼示和上人孙安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石头城风光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寓意深远。 首联“六代风流不可寻,石头胜概古犹今”,诗人以石头城的历史和现状入手,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六代的繁华已消逝,但石头城的美景依旧。 颔联“疏钟答响江山迥,啼鸟忘形松竹深”,通过对石头城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疏钟响答,江山辽阔,鸟啼声声,松竹繁茂,这些景象给人带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颈联“借问白云谁卜筑,拟要明月共登临”,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思。白云悠悠,明月高悬,这些自然景象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尾联“终投逸少兴公社,蔬粥麻衣事道林”,诗人表达了对于简朴生活和道德追求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像逸少一样,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公社,过着简朴的生活,追求道德的提升。 整首诗以石头城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深感慨。诗歌的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六代风流不可寻,石头胜概古犹今。
疏钟答响江山迥,啼鸟忘形松竹深。
借问白云谁卜筑。
拟要明月共登临。
终投逸少兴公社,蔬粥麻衣事道林。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麻衣

    读音:má yī

    繁体字:麻衣

    英语:sackcloth

    意思:
     1.即深衣。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时穿的常服。
      ▶《诗•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郑玄笺

  • 公社

    读音:gōng shè

    繁体字:公社

    英语:commune

    意思:
     1.古代官家祭祀的处所。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

  • 逸少

    读音:yì shǎo

    繁体字:逸少

    意思:美少年。
      ▶南朝·梁武帝《凈业赋》:“览当今之逸少,想后来之英童。”

    解释:1.美少年。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