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秋不见月问客》 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

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

意思:不知道桂魄今何在,应该在我们家紫石屏风。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中秋不见月问客》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中秋玩月》,作者是宋代诗人郭印。这首诗以中秋之月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首句“试问玉蟾寒皎皎,何如银烛乱荧荧。”中,诗人用“玉蟾”和“银烛”两个意象,描绘了中秋月夜的美丽景象。玉蟾如玉,皎皎明亮,银烛摇曳,闪烁生辉。诗人通过对比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中秋月夜的深深喜爱。 “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两句诗中,“桂魄”是月亮的别称,而“紫石屏”则象征着中秋夜的美丽环境。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中秋月光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中秋之夜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中秋月夜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怀念。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中秋月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怀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试问玉蟾寒皎皎,何如银烛乱荧荧。
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石屏

    读音:shí píng

    繁体字:石屏

    意思:
     1.石制屏风。
     
     2.壁立如屏的山石。
      ▶唐·高适《宴韦司户山亭院》诗:“苔迳试窥践,石屏可攀倚。”
      ▶唐·皮日休《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

  • 何在

    读音:hé zài

    繁体字:何在

    英语:wherein

    意思:
     1.在何处,在哪里。
      ▶唐·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桂魄

    读音:guì pò

    繁体字:桂魄

    意思:指月。
      ▶唐·骆宾王《伤祝阿王明府》诗:“嗟乎,轮销桂魄,骊珠毁贝阙之前,斗散紫氛,龙剑没延平之水。”
      ▶宋·周邦彦《南柯子•咏梳儿》词:“桂魄分余晕,檀槽破紫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