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巨索,掉长竿。
意思:猫头鹰大绳索,掉长竿。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立部伎-刺雅乐之替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古代乐舞的批判,作者对当时乐舞等级制度的不满和忧虑表达得十分强烈。
首先,诗中描绘了立部伎的表演场景,包括鼓笛喧嚣、双剑飞舞、七丸跳跃等,这些都是立部伎的精彩表演。然而,作者却指出立部伎的地位低下,只能站在堂下,而堂上坐部笙歌清扬,地位高人一等。这种等级制度明显地体现在乐舞中,使得立部伎的表演无人倾听。
接着,诗中进一步阐述了立部伎的处境。他们虽然技艺精湛,但因为地位低下,只能被安排演奏一些低级的音乐,甚至在圆丘后土郊祀时,也只能用一些简单的乐器演奏一些简单的音乐,以求感神。然而,这样的音乐是否能感动神祇,作者表示怀疑。
最后,作者对这种乐舞等级制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这种制度已经导致了乐音的衰败,使得立部伎的技艺无法得到应有的发挥。他希望太常三卿能够改变这种状况,让立部伎也能演奏高雅的音乐,甚至期望他们能够感动神祇,让百兽舞动。
整首诗充满了对乐舞等级制度的愤慨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立部伎技艺的赞赏和对他们未来的期待。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公平的追求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