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招隐寺》 自从休去无心事,唯向高僧说便知。

自从休去无心事,唯向高僧说便知。

意思:从不要去无心事,只有向高僧说就知道。

出自作者[唐]李涉的《过招隐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访惠持》,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惠持的怀念,以及自己与高僧的交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每忆中林访惠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惠持的深深怀念。这里的“中林”指的是友人惠持的居住地,可能是寺庙或者山林深处。“每忆”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惠持之间的深厚友谊。 “今来正遇早春时”一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早春时节拜访友人的情景,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关心。早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也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也如同这早春一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自从休去无心事”一句,诗人用“休去”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超脱和放下,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高僧的交流。这里的“无心事”并非指没有心事,而是指自己已经看淡了世事,不再被世俗所困扰。这种超脱的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然。 “唯向高僧说便知”一句,诗人通过与高僧的交流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这里的“高僧”指的是惠持,他是一位修行高深、智慧超凡的人,能够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能够帮助诗人解决生活中的困扰。因此,诗人希望通过与高僧的交流,能够让友人也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能够得到高僧的帮助和启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对世事的超脱、对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祝福。通过与高僧的交流,诗人希望能够让友人也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淡然,同时也能够得到生活的启示和帮助。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每忆中林访惠持,今来正遇早春时。
自从休去无心事,唯向高僧说便知。
作者介绍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关键词解释

  • 高僧

    读音:gāo sēng

    繁体字:高僧

    短语:僧 僧侣 头陀 行者 和尚

    英语:hierarch

    意思:精通佛理、道行高深的和尚。
      ▶唐·刘长卿《寄灵一上人诗》

  • 无心

    读音:wú xīn

    繁体字:無心

    英语:indeliberateness

    意思:(无心,无心)

     1.犹无意,没有打算。
      ▶《东观汉记•寇恂传》:“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计事

  • 自从

    读音:zì cóng

    繁体字:自從

    短语:由 从 打 于 起 自

    英语:since

    意思:(自从,自从)

     1.介词。表示时间的起点。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