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意思:花个两模糊,隔着窗户看不想。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描绘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夜晚,月光洒在梨花枝上,形成了层层雪花般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这个美丽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韵和美妙。 诗歌的首句“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通过“水晶帘”的形象描绘了透明的月光,用“娟娟”形容月亮的柔和与美丽。而“梨花枝上层层雪”则进一步展现了月光洒在梨花上的景象,形象生动。 接着,“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诗人通过“模糊”的描绘,表现了月光和梨花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的美景,让人隔窗望去,几乎无法分辨哪是花哪是月。 然后,“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黑夜中月亮和梨花的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梨花的洁白。 最后,“花也笑姮娥,让他春色多”,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梨花拟人化为会笑的生灵,与月宫中的嫦娥相对,形象生动。而“让他春色多”则表现了梨花在春天的盛放,增添了更多的春色。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大自然的魅力,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审美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
花也笑姮娥,让他春色多。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花月

    引用解释

    1.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唐 王勃 《山扉夜坐》诗:“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 唐 李白 《襄阳曲》之一:“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 唐 贾至 《送王道士还京》诗:“借问清都旧花月,岂知迁客泣 瀟 湘 。” 清 吴伟业 《阆州行》:“ 扬州 花月地,烽火似边头。”

    2.指美好的时光。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

  • 模糊

    解释

    模糊 móhu

    (1) [vague;dim]∶轮廓模糊不清

    模糊人影

    (2) [indistinct]∶强调难以辨认

    字迹已经模糊了

    引用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