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萧参议雪中宴客朱佥判有诗因次韵》 不惯长安曳履游,贪看冰柱满檐头。

不惯长安曳履游,贪看冰柱满檐头。

意思:不习惯长安拖着鞋游,贪婪看冰柱布满屋檐头。

出自作者[宋]王炎的《萧参议雪中宴客朱佥判有诗因次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不惯长安曳履游,贪看冰柱满檐头》,它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通过对冰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不惯长安曳履游,贪看冰柱满檐头”直接点明作者对于长安生活的厌倦,表达了他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而“贪看冰柱满檐头”则描绘了作者看到冰柱在檐头上的美丽景象,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冬日景象的喜爱。 “素花一色如梅岭,碎玉无声欠竹楼”这两句则是对冰柱的具体描绘,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看到了冰柱如梅花般洁白,如瀑布般挂在檐头,又如碎玉般晶莹剔透,无声无息地挂在竹楼之上的景象。 “蜡炬欲残方夜永,金钗半醉自春浮”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蜡烛即将燃尽,女子的金钗半醉,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浪漫的气氛。这里的“夜永”和“春浮”都给人一种温暖和美好的感觉。 最后两句“无毡独坐君知否,也卷陈编索酒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作者独自坐在没有毛毡的船上,卷起旧书,寻求酒的安慰。这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惯长安曳履游,贪看冰柱满檐头。
素花一色如梅岭,碎玉无声欠竹楼。
蜡炬欲残方夜永,金钗半醉自春浮。
无毡独坐君知否,也卷陈编索酒舟。

关键词解释

  • 冰柱

    读音:bīng zhù

    繁体字:冰柱

    英语:icicle

    意思:滴水、积雪凝成的冰条。
      ▶唐·刘叉《冰柱》诗:“旋落旋逐朝暾化,檐间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莹洁。”
      ▶宋·杨

  • 长安

    读音:cháng ān

    繁体字:長安

    英语:chang-an

    意思:(长安,长安)

     1.古都城名。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

  • 不惯

    读音:bù guàn

    繁体字:不慣

    英语:get used to; not be used to

    意思:(不惯,不惯)

     1.未经驯顺。
      ▶唐·杜甫《瘦马行》:“去岁奔波逐余

  • 曳履

    读音:yè lǚ

    繁体字:曳履

    意思:拖着鞋子。形容闲暇、从容。
      ▶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殿庭捧日飘缨入,阁道看山曳履迴。”
      ▶元·白朴《梧桐雨》楔子:“四海承平无一事,朝朝曳履侍君王。”

  • 檐头

    读音:yán tóu

    繁体字:檐頭

    意思:(檐头,檐头)
    屋檐,房檐。
      ▶元·仇远《和两山》诗之二:“檐头喜有桑榆日,兵后那无草木风。”
      ▶《花城》1981年第1期:“枫桥镇只拥有一条百多米长的窄街,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