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头吟》 忆昔宴华堂,金徽导幽意。

忆昔宴华堂,金徽导幽意。

意思:记得从前在华堂,金徽引导幽意。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白头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回忆过去的美好宴会,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首联“忆昔宴华堂,金徽导幽意。”描绘了作者曾经在豪华的宴会上,通过金徽引导进入幽深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 颔联“虽知取名贱,越礼奉君子。”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行为的反思,虽然知道自己的行为名声不好,但仍然选择越礼奉君子,表达了作者对道德和礼仪的坚守。 颈联“相期本同穴,谁复耻犊鼻。”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希望与他人共同建立新的生活,不再受贫穷和耻辱的困扰。 尾联“愿言保新爱,妾以甘自弃。”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守,愿意保持新的爱情,甘愿自我放弃,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德和礼仪的坚守,以及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昔宴华堂,金徽导幽意。
虽知取名贱,越礼奉君子。
相期本同穴,谁复耻犊鼻。
一见茂陵人,烟霄与泥滓。
愿言保新爱,妾以甘自弃。
恩义薄所终,多生于富贵。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幽意

    读音:yōu yì

    繁体字:幽意

    意思:
     1.幽深的思绪。
      ▶南朝·梁·江淹《灯夜和殷长史》:“客子依永夜,寂寞幽意长。”
     
     2.幽闲的情趣。
      ▶唐·方干《詹碏山居》诗:“无人会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