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锦城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意思:金窗夹绣户,珠箔银钩悬。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登锦城散花楼》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是一首描绘壮丽日光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锦城(即成都)的朝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 首两句“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便以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开篇。太阳初升,光辉洒在锦城的城头上,而城头的金色与花楼的粉色在朝阳的照耀下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将朝光比作画师,将花楼比作画作,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金辉之中,感受那晨光的温暖和照耀。 接下来的两句“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则是对花楼内部景象的描绘,金窗夹绣户,描绘出花楼的华丽和精致,珠箔悬银钩则描绘出花楼的富贵和气派。这里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名词,如“金”、“绣”、“珠”、“银”等,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接下来的四句“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景象,他登上高高的飞梯,放眼望去,所有的忧愁都烟消云散。而远处的暮雨、春江则更增添了诗人的情感和想象空间。这里的“飞梯”、“暮雨”、“春江”等意象都带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丰富。 最后两句“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则是诗人对这次登高远望的感受和体验,他感叹自己能够登上这样的高处,如同在天上游荡一般。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登高远望的体验比作上天游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惊叹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锦城头朝光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感受和体验。诗人通过运用比喻、象征、夸张等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丰富,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金窗

    读音:jīn chuāng

    繁体字:金窗

    意思:华美的窗。
      ▶汉·张超《灵帝河间旧庐碑》:“金窗郁律,玉璧玎珰。”
      ▶唐·李白《双燕离》诗:“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唐·李白《折杨柳》

  • 银钩

    读音:yín gōu

    繁体字:銀鈎

    意思:(银钩,银钩)

     1.《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飘若惊鸾。”
      ▶南朝·梁·刘孝威《钓竿篇》:“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唐·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