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断无车盖禁,诗筒毋惜到南州。
意思:当代没有车辆禁止,诗筒不珍惜到南州。
出自作者[宋]李曾伯的《和郑巽坡咏菊并见寄韵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转蓬又是几三秋,客里常宜视鼎羞。》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的诗。它通过描绘漂泊在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朋友的深深怀念。
首句“转蓬又是几三秋,客里常宜视鼎羞。”描绘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这里的“转蓬”是一种随风飘转的植物,象征着诗人的漂泊生涯。而“几三秋”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加深。诗人常常独自一人,独自面对鼎俎,感到孤独和无助。
“岭首舍梅无所有,衡阳断雁寄何由。”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岭首舍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美好回忆,但现实中却已经没有家乡的梅花,暗示着诗人的故乡已经不再。而“衡阳断雁寄何由”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和家人之间的距离遥远,无法通过书信或电话来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凄涼陈迹几年事,缱绻高情一夕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种种事情,感到凄凉和无奈。但是,他仍然对未来抱有希望和高尚的情感,这在一夕之间的留恋中得到了体现。
最后两句“圣代断无车盖禁,诗筒毋惜到南州。”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相信现在是一个开明的时代,不会禁止书信往来和交通工具的使用,因此他希望朋友能够将自己的诗作送到南方的故乡。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希望通过诗歌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漂泊在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朋友的深深怀念。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转蓬”、“岭首舍梅”、“衡阳断雁”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友情的珍视,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