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吴王挽词》 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

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

意思: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吴王挽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历史、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土德承余烈,江南广旧恩”,表达了对于江南地区曾经繁荣昌盛的土德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恩泽的感激。这句诗以江南为背景,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现在的感慨。 “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表达了人事的变迁和时间的永恒之间的对比。这句诗既是对过去的感慨,也是对现在的反思,是对人世沧桑的深刻理解。 “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进一步表达了对已故之人的哀悼和怀念。周原道和郑国门都是诗中的主角,他们的名字和故事在这里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成为了永恒的怀念。 “此生虽未死,寂寞已销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世间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逝去的人和事的深深怀念。即使自己还活着,但内心的寂寞和失落感却无法消除。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江南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人事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失落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土德承余烈,江南广旧恩。
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
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
此生虽未死,寂寞已销魂。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铭旌

    读音:míng jīng

    繁体字:銘旌

    英语:A long streamer inscribed with the deceased\'s official title and name posted in front of a coffi

  • 周原

    读音:zhōu yuán

    繁体字:周原

    意思:
     1.周城的原野。
      ▶周,地名,在岐山南。为周室之发祥地。
      ▶《诗•大雅•绵》:“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郑玄笺:“周之原,地在岐山之南。”

  • 国门

    读音:guó mén

    繁体字:國門

    英语:gateway of a country

    意思:(国门,国门)

     1.国都的城门。
      ▶《周礼•地官•司门》:“司门掌授管键,以启闭国

  • 哀挽

    读音:āi wǎn

    繁体字:哀輓

    意思:
     1.悲痛地挽着丧车。
      ▶唐·杜甫《故武卫将军輓词》之三:“哀挽青门去,新阡绛水遥。”
      ▶仇兆鰲注:“哀挽,挽丧车而哀恸也。”
      ▶唐·刘言史《北原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