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入山行》 野人心形灰死如槁木,山禽见之犹惊飞。

野人心形灰死如槁木,山禽见之犹惊飞。

意思:农夫心形状灰白如枯槁,山禽见到的还是惊慌飞。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入山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深山幽谷景象的诗,以苍茫、寂静、清幽的背景来衬托诗人内心的沉寂和落寞。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和深沉的情感色彩。 首句“苍崖峭立青天涯”描绘了高山峭壁,崖石苍老的景象,给人一种壮阔但又荒凉的感受。接着,“古径芜没沿清溪”一句描绘了古旧的小路被荒草覆盖,沿着清澈的溪流延伸,形成了一种幽静、冷清的氛围。 然后,“深林四合昼亦暝,寂寂惟有哀猿啼”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寂静、落寞的氛围。深邃的树林四周合围,使得白天也变得昏暗,只有哀伤的猿猴在啼叫。这两句诗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寂和无奈。 接着,“野人心形灰死如槁木,山禽见之犹惊飞”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灰败和死亡,以及这种情绪对周围生物的影响。野人的心像枯槁的木头一样死灰,甚至连山中的禽鸟见到他都惊恐地飞走。 最后,“因嗟太古不可复,我无机械胡相疑”两句,诗人感叹古代的时光不可复返,而自己并无心机,为何会受到怀疑。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误解和复杂人际关系的疲惫和无奈。 整首诗以深山幽谷为背景,通过描绘寂静、落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灰败、孤独和无奈。诗的语言简练,意象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深沉而感人的艺术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苍崖峭立青天涯,古径芜没沿清溪。
深林四合昼亦暝,寂寂惟有哀猿啼。
野人心形灰死如槁木,山禽见之犹惊飞。
因嗟太古不可复,我无机械胡相疑。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槁木

    读音:gǎo mù

    繁体字:槁木

    英语:withered tree

    详细释义:干枯的木头。三国演义?第一○六回:『精爽烟浮,容若槁木。』

    造句:

  • 惊飞

    读音:jīng fēi

    繁体字:驚飛

    意思:(惊飞,惊飞)

     1.受惊而飞。
      ▶宋·戴复古《冬日移舟入峡避风》诗:“棹入黄芦蒲,惊飞白鹭群。”
      ▶明·高启《至吴松江》诗:“忘机旧鸥鸟,相见莫惊

  • 心形

    读音:xīn xíng

    繁体字:心形

    意思:精神与形体。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济﹞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唐·白居易《足疾》诗:“应须学取陶彭泽,但委心形任去留。”

  • 野人

    读音:yě rén

    繁体字:野人

    英语:geek

    意思:
     1.上古谓居国城之郊野的人。与“国人”相对。
      ▶《左传•定公十四年》:“大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

  • 灰死

    读音:huī sǐ

    繁体字:灰死

    意思:
     1.火灰熄灭。
      ▶《史记•韩长孺列传》:“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后因用以为典。
      ▶唐·骆宾王《帝京篇》:“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