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寄公仪四首》 锦江春色年年好,忆把游人醉袖无。

锦江春色年年好,忆把游人醉袖无。

意思:锦江春色年年好,记得把游人醉袖没有。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又寄公仪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位官员在离别家乡、亲人以及即将面对新的工作挑战时的复杂情感。 首句“又拥双旌去守蒲,波从天上泛归舻”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的情景,双旌是官员的仪仗,从天上泛归舻则描绘了归乡的情景,但“又”字暗示了这不是第一次离开,而是经常性的。 “青云慷慨逢辰早”表达了诗人对早些年遇到明主、得到提拔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之后因为忠诚而受到的冷遇。 “白发逶迤事主孤”则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于主人的敬意,同时也暗示了因为忠诚而受到的委屈和冷落。 “薄宦多端非我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倦,觉得自己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 “清吟终日是君图”表达了诗人虽然工作辛苦,但仍然希望为主人尽力的决心。 最后两句“锦江春色年年好,忆把游人醉袖无”描绘了故乡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自己工作的反思,更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复杂而真实的情感,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又拥双旌去守蒲,波从天上泛归舻。
青云慷慨逢辰早,白发逶迤事主孤。
薄宦多端非我素,清吟终日是君图。
锦江春色年年好,忆把游人醉袖无。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锦江

    读音:jǐn jiāng

    繁体字:錦江

    英语:Jin Jiang River

    意思:(锦江,锦江)
    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艷,濯于他水,则锦色暗淡,故称。

  • 春色

    读音:chūn sè

    繁体字:春色

    英语:spring scenery

    意思:
     1.春天的景色。
      ▶南朝·齐·谢朓《和徐都曹》:“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宋·叶绍

  • 游人

    读音:yóu rén

    繁体字:游人

    短语:观光者 度假者 观光客 旅行者

    英语:(n) tourist

    意思:(参见游人)

     1.无产业的流浪者。

  • 年年

    读音:nián nián

    繁体字:年年

    意思:每年。
      ▶《宋书•礼志二》:“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陆仁《题金陵》诗:“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纳兰性德《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