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圣制烛龙斋祭》 上帝临下,鉴亦有光。

上帝临下,鉴亦有光。

意思:上帝临下,鉴亦有光。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奉和圣制烛龙斋祭》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名为《上帝临下,鉴亦有光》,是一首赞美和歌颂的诗篇。从诗的内容来看,它似乎是与中国古代的祭祀和天神崇拜有关。 首句“上帝临下,鉴亦有光”表达了对上天的敬畏和崇拜,仿佛在说,上天如同明镜一般,有光照耀着世间的一切。接下来的诗句“孰云阴骘,惟圣克彰。六月徂暑,四郊愆阳。我后其勤,告于坛场。”描绘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困境,六月炎热,四郊旱灾,人民生活困苦,但君主仍在勤勉地祈祷。 “精意允溢,群灵鼓舞。”表达了人们对于上天的虔诚和期待,希望得到上天的恩赐和庇佑。而“蔚兮朝云,沛然时雨。雨我原田,亦既有年。”则是描述了上天及时降雨,解决了农田干旱的问题,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烛龙煌煌,明宗报祀。于以助之,天人帝子。”描绘了烛龙(一种神话中的神兽)的辉煌形象,象征着神圣的力量。而“天人帝子”可能指的是天神的子女,他们帮助人们度过困难时期。 最后,“闻诗有训,国风兹始。”点明了这首诗的教育意义,即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理解到国家的开始和复兴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礼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祭祀、天神崇拜、人民困苦、丰收等主题,表达了人们对上天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上帝临下,鉴亦有光。
孰云阴骘,惟圣克彰。
六月徂暑,四郊愆阳。
我后其勤,告于坛场。
精意允溢,群灵鼓舞。
蔚兮朝云,沛然时雨。
雨我原田,亦既有年。
烛龙煌煌,明宗报祀。
于以助之,天人帝子。
闻诗有训,国风兹始。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关键词解释

  • 临下

    读音:lín xià

    繁体字:臨下

    意思:(临下,临下)

     1.从高望下。
      ▶《国语•晋语七》:“悼公与司马侯升臺而望曰:‘乐夫!’对曰:‘临下之乐则乐矣,德义之乐则未也。’”
     
     2.

  • 上帝

    读音:shàng dì

    繁体字:上帝

    英语:God

    意思:
     1.天帝。
      ▶《易•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国语•晋语八》:“夫鬼神之所及,非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