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
意思:苔经三层平木末,河水一道接墙角。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是一首描绘太湖美景的诗,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风景的欣赏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向往。
首联“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诗人以古山太湖的万穴(即洞穴)为引子,描绘出峰峦叠嶂、山势雄浑的太湖景色。这里的“古山骨”形象地描绘了太湖中的山峰,而“万穴”则展现了太湖洞穴之多,进一步突出了太湖的神秘和壮丽。同时,“共结峰岚势不孤”一句,表达了山与水相互依存、相互衬托的关系,形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
颔联“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诗人通过描绘苔藓小径、层层叠叠的山林、平静的河流等景象,进一步展现了太湖的自然风光。其中,“三层平木”形象地描绘了山林中层层叠叠的景象,而“一道墙隅”则以河流为线索,将周围的景色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颈联“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诗人以花药和树林为背景,描绘了太湖周围的自然环境。其中,“谷口”和“林间”暗示了太湖周围的环境幽静、自然生态丰富。“花药”则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和丰富性,“只欠”则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期待,希望能在其中享受自然的乐趣。
尾联“谁侍巾鞋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诗人以询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当地遗老能够在此游乐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赞美和尊重。“谁侍巾鞋此游乐”一句中,诗人对当地遗老能够在此游乐表示了羡慕和向往。“里中遗老肯相呼”则表达了对当地遗老能够相互呼应、相互照顾的赞美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太湖美景的描绘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当地遗老的尊重和向往之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