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十八首》 荐福恁麽告报,灞陵桥上望西川。

荐福恁麽告报,灞陵桥上望西川。

意思:祈福恁么报告,霸陵桥上望见西川。

出自作者[宋]释道璨的《偈颂十八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心境,表达了对佛理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句“即心即佛,山无得数。”表达了作者对心性和佛性的理解。这里的“心”和“佛”并非具体的宗教概念,而是指人的内在本质和宇宙的普遍真理。作者认为,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与佛是同一的,无需区分。山无得数也是同样的道理,即世界万物都是一体的,无法分割。 第二句“非心非佛,水无重数。”则是对心性和佛性的进一步阐述。这里,“非心非佛”表达的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即心与佛并非两个独立的存在,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水无重数进一步强调了世界的统一性和流动性。 接下来的两句“不是心不是佛,白云又无重数。”和“荐福恁麽告报,灞陵桥上望西川。”则描绘了作者的心境和思考。前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既不是单纯的心,也不是单纯的佛,而是超越了二元对立的境界,达到了一种虚无的、无主体的存在状态。白云又无重数则描绘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白云飘荡,无拘无束,人生亦如此。最后一句“荐福恁麽告报”可能是一个典故或者比喻,表达的是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领悟。而“灞陵桥上望西川”则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心境,灞陵桥是古时送别之地,西川则是广阔的领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理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心境,作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越二元对立、虚无无主体的境界,让人对人生和世界有了更深的思考和领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即心即佛,山无得数。
非心非佛,水无重数。
不是心不是佛,白云又无重数。
荐福恁麽告报,灞陵桥上望西川。

关键词解释

  • 灞陵

    读音:bà líng

    繁体字:灞陵

    意思:古地名。本作霸陵。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汉文帝葬于此,故称。
      ▶三国·魏改名霸城,北周·建德二年废。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岂知灞陵夜猎,犹是

  • 荐福

    读音:jiàn fú

    繁体字:薦福

    意思:(荐福,荐福)
    祭神以求福。
      ▶《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朝恩有赐墅,观沼胜爽,表为佛祠,为章敬太后荐福,即后謚以名祠,许之。”
      ▶《明史•宦官传一•侯显

  • 恁麽

    (1).这样,如此。《景德传灯录·道林禅师》:“ 白 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 宋 柳永 《定风波》词:“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水浒传》第二九回:“恁么却才中我意,去打 蒋门神 ,教我也有些胆量。”《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亦不知付柬帖儿来的是何人,打死也只是恁么招供。”
    (2).怎么样;什么。《坛经·机缘品》:“﹝ 怀让禪师 ﹞礼拜……师曰:‘什么物,恁么来?’”《警
  • 告报

    读音:gào bào

    繁体字:告報

    意思:(告报,告报)

     1.告知;报告。
      ▶汉·王充《论衡•卜筮》:“夫言问天,则天为气,不能为兆;问地,则地耳远,不闻人言。信谓天地告报人者,何据见哉?”唐·元稹《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