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月十四日韩持国直庐同观山海经》 解带就君坐,临床闚素书。

解带就君坐,临床闚素书。

意思:脱带到你的座位,临床闚一向书。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七月十四日韩持国直庐同观山海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静高雅的环境,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此环境中的惬意与自在。首联“高阁在清禁,长轩凭广虚。”描绘了建筑物的高耸和空旷,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颔联“御幄閟图象,依然临幸余。”进一步点明了这清禁之地的庄重与神秘。 颈联“翠甓布天路,黄帘分直庐。”中,诗人用翠绿的砖和黄色的帘子描绘出了建筑物的华丽与雅致。接着,“一雨清景早,稍凉秋兴初。”诗人用雨后的清新景色和初秋的微凉来表达了时光流转和季节变换的感受。 在“解带就君坐,临床闚素书。”中,诗人与友人解带而坐,临床窥视素书,表现了他们的亲密无间和闲适自得。然后,“山海所错出,飞潜类纷如。”诗人用山海交错、飞潜纷然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书中的内容。 “此语果虚实,遗编空卷舒。”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书中内容的疑惑和不解,也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探索精神。接着,“自笑正豕亥,更微注虫鱼。”诗人用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注解虫鱼等小事上的专注。 在“君材合远用,就此固已疏。”中,诗人表达了友人才华横溢,应远赴重用,而在此地是大材小用的感慨。然后,“如我乃斯幸,地闲容误居。”诗人则表达了自己幸运能够在这样清静的地方居住。 最后,“竹影散良席,花香浮广裾。俯仰自足适,归时更当徐。”诗人用竹影、花香营造了恬静舒适的环境,表达了在此环境中自足自适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相聚的时光应该慢慢享受,离别时应该缓缓而行。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与友人相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阁在清禁,长轩凭广虚。
御幄閟图象,依然临幸余。
翠甓布天路,黄帘分直庐。
一雨清景早,稍凉秋兴初。
解带就君坐,临床闚素书。
山海所错出,飞潜类纷如。
此语果虚实,遗编空卷舒。
自笑正豕亥,更微注虫鱼。
君材合远用,就此固已疏。
如我乃斯幸,地闲容误居。
竹影散良席,花香浮广裾。
俯仰自足适,归时更当徐。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素书

    读音:sù shū

    繁体字:素書

    意思:(素书,素书)

     1.古人以白绢作书,故以称书信。
      ▶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唿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唐·杜甫《暮秋遣兴呈苏涣侍御》诗

  • 解带

    读音:jiě dài

    繁体字:解帶

    意思:(解带,解带)

     1.谓出仕。语出《后汉书•周磐传》:“居贫养母,俭薄不充。尝诵《诗》至《汝坟》之卒章,慨然而叹,乃解韦带,就孝廉之举。”
      ▶李贤注:“以韦皮为带

  • 临床

    读音:lín chuáng

    繁体字:臨床

    短语:医疗 诊疗 治疗 治 看病 疗 诊治 医治 医 看

    英语:clinical

    意思:(临床,临床)
    医学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