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坡陀辞》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涛波所荡如颓墙。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涛波所荡如颓墙。

意思:山山坡啊下属长江,形势崖断波涛所荡到颓墙。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山坡陀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山坡陡峭,江水波涛汹涌,百尺高的松树郁郁葱葱,旁边枝条交错缠绕的景象。诗人曳杖偕同书童随行,仰望不见太阳,只有可依松树下遮蔽。在这荒凉之地,诗人遇到了一位黄冠羽衣的长者,神态安详地坐在涛石之上,箕坐自如,似乎安然不危。四周无人,让人忘记饥饿。长者自称是仙人偓佺,居住在瑶池之中,一日一夜飞来飞去不可数计。他开口讲述梦中的仇池归路,这里非小有之地,让人快乐而不愿离去。诗人回想起曾游于葛天氏之境,虽然并非陶氏之人,但仍与之偕行。渺茫未可预测啊,仆夫悲叹,马儿怀念。诗人聊以逍遥自在,在兰草的边缘晒发。 整首诗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浪漫主义风格,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仙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安逸和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渺茫未来的感叹。诗歌语言生动优美,意象丰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涛波所荡如颓墙。
松郁律兮其高百尺,旁枝虬鹜葛虆之。
仰不见日兮之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以吾之书随。
邈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兮羽衣。
轩牙頣坦腹涛石箕坐兮,石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仙人偓佺兮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夕兮飞相往来不可数。
使其开口梦中仇池我归路,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
昔余游于葛天氏兮,身非陶氏犹与偕乘。
渺莽良未可兮,仆夫悲余马怀。
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陼。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涛波

    读音:tāo bō

    繁体字:濤波

    意思:(涛波,涛波)
    大波,波涛。
      ▶《文选•班固<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于殿最也。”
      ▶李善注引如淳曰:“潮水之激者为涛波。”
      ▶

  • 山坡

    读音:shān pō

    繁体字:山坡

    英语:hillside

    意思:山顶与平地间的倾斜面。
      ▶唐·王建《同于汝锡游降圣观》诗:“秦时桃树满山坡,骑鹿先生降大罗。”
      ▶《水浒传》第五五

  • 下属

    读音:xià shǔ

    繁体字:下屬

    短语:僚属

    英语:underling

    意思:(下属,下属)
    I
    犹言下连。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罢

  • 江势

    读音:jiāng shì

    繁体字:江勢

    意思:(江势,江势)
    江水的流势。
      ▶唐·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诗:“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唐·刘禹锡《题招隐寺》诗:“地形临渚断,江势触山回。”<

  • 颓墙

    读音:tuí qiáng

    繁体字:頹墻

    解释:1.倒塌的墙垣。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