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居销夏》 扶老一筇弱,观生双眼明。

扶老一筇弱,观生双眼明。

意思:扶老一年弱,观察生双眼睛明亮。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山居销夏》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尽日如中酒,有时还避兵》以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生活的艰辛。 首句“尽日如中酒,有时还避兵”,诗人形容自己整天如同喝醉酒一般,看似描述的是一种醉生梦死的状态,但其中却蕴含着深深的痛苦和无奈。而“有时还避兵”则暗示了战争的威胁,诗人不得不选择避世避兵,过着隐居的生活。 “食微才续气,语少欲无声”,诗人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况,食物稀少只能勉强维持生命,说话也变得很少,声音微弱。这种描述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难和诗人的疲惫。 “扶老一筇弱,观生双眼明”,这里诗人以自己的生命为题材,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乐观的态度。他用“一筇”来形容自己的老迈身体,但同时也表达出自己仍然有生存下去的决心和勇气。而“观生双眼明”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向来堪忍力,不识怨咨情”,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艰难的生活,已经没有了抱怨和指责的情绪。这是一种坚韧和顽强的精神状态,也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对生活的艰辛的理解和坚韧的精神状态。诗人的智慧和勇气让人敬佩,同时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尽日如中酒,有时还避兵。
食微才续气,语少欲无声。
扶老一筇弱,观生双眼明。
向来堪忍力,不识怨咨情。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扶老

    读音:fú lǎo

    繁体字:扶老

    意思:
     1.谓手杖可供老人凭藉扶持。后因用以为手杖的别名。
      ▶《艺文类聚》卷九二引汉·应劭《风俗通》:“《周官•罗氏》:‘献鸠养老。’汉无罗氏,故作鸠杖以扶老。”
      ▶

  • 眼明

    引用解释

    1.眼力好;看得清楚。 唐 白居易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诗:“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坼紫泥书。” 宋 陆游 《新辟小园》诗之二:“眼明身健残年足,饭软茶甘万事忘。”

    2.犹眼红。激怒的样子。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仇人相见,本来格外眼明,况且是相逢狭路。”

    3.方言。羡慕。 韩起祥 《刘巧团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