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欲谒平间去,光范门前肯自媒。
意思:上书想谒平间距离,光范门前肯自我介绍。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谒易司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长安十年游历的内心独白,反映了他的思想变化和才干才智的展现。
首句“十载长安五往来”,表明作者在长安的十年间,频繁地往来于官场之间,但并没有得到重用,这为下文的情感表达定下了基调。
“立谈无语口慵开”,作者在官场中立谈之间,却发现无话可说,这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厌倦。
“懒看龌龊随时士”,作者对那些贪污腐败、随波逐流的官场之士感到厌倦,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庸俗环境的鄙视。
“谁是艰难济世才”,作者对那些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拯救国家的人才表示出深深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济世之才的渴望。
“韦布岂无堪将相”,作者对出身贫寒的将相之才寄予厚望,暗示自己有济世之才。
“庙堂未易贱蒿莱”,作者认为朝廷中的人轻视民间,没有看到民间疾苦,表达了作者对庙堂之上的不满。
“上书欲谒平间去”,作者想要通过上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希望能够得到重用。
“光范门前肯自媒”,光范门是当时朝廷的重要场所,作者在这里表明自己愿意自我推荐,表达了作者对重用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失望、对济世之才的渴望以及对庙堂之上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愿意自我推荐、希望能够得到重用的决心。这首诗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志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