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谒易司谏》 上书欲谒平间去,光范门前肯自媒。

上书欲谒平间去,光范门前肯自媒。

意思:上书想谒平间距离,光范门前肯自我介绍。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谒易司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长安十年游历的内心独白,反映了他的思想变化和才干才智的展现。 首句“十载长安五往来”,表明作者在长安的十年间,频繁地往来于官场之间,但并没有得到重用,这为下文的情感表达定下了基调。 “立谈无语口慵开”,作者在官场中立谈之间,却发现无话可说,这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厌倦。 “懒看龌龊随时士”,作者对那些贪污腐败、随波逐流的官场之士感到厌倦,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庸俗环境的鄙视。 “谁是艰难济世才”,作者对那些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拯救国家的人才表示出深深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济世之才的渴望。 “韦布岂无堪将相”,作者对出身贫寒的将相之才寄予厚望,暗示自己有济世之才。 “庙堂未易贱蒿莱”,作者认为朝廷中的人轻视民间,没有看到民间疾苦,表达了作者对庙堂之上的不满。 “上书欲谒平间去”,作者想要通过上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希望能够得到重用。 “光范门前肯自媒”,光范门是当时朝廷的重要场所,作者在这里表明自己愿意自我推荐,表达了作者对重用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失望、对济世之才的渴望以及对庙堂之上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愿意自我推荐、希望能够得到重用的决心。这首诗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志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载长安五往来,立谈无语口慵开。
懒看龌龊随时士,谁是艰难济世才。
韦布岂无堪将相,庙堂未易贱蒿莱。
上书欲谒平间去,光范门前肯自媒。
作者介绍 梁启超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光范

    读音:guāng fàn

    繁体字:光範

    意思:(光范,光范)
    犹光仪。
      ▶宋·周密《齐东野语•熊子复》:“及改秩作邑满,造朝谒光范。”
      ▶《剪灯余话•江庙泥神记》:“偶得接见于光范,陡然忽动其柔情,莫或

  • 上书

    读音:shàng shū

    繁体字:上書

    英语:submit a written statement to a higher authority; send in a memorial

    意思:(上书,上书)

  • 自媒

    读音:zì méi

    繁体字:自媒

    意思:女子自择配偶;自荐。
      ▶《管子•形势》:“自媒之女,丑而不信。”
      ▶《列子•周穆王》:“鲁有儒者,自媒能治之。”
      ▶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不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